--创业行业--
浅谈白玉籽料的深层巧雕
和田玉是中华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玉”。中国人爱玉、玩玉、赏玉。历代玉雕大师们在继承先辈技艺的同时,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力求发展创新。与此同时,人们的鉴赏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和田玉艺术作为一种底蕴深厚的文化载体,早已走出过去那种地域性传统工艺的小圈子,不再孤芳自赏。白玉雕刻的题材也不断拓宽,玉雕技法也不断丰富发展,白玉品种和石雕技艺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而这也对白玉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白玉艺术家不但需要综合浑厚的文化素养,还须兼备敏锐、新颖的艺术思维,才能让作品表现鲜活的艺术魅力。
1、什么是巧雕
在玉雕界,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物件的雕刻才是玉雕艺术的境界,几乎每个玉雕师也将此作为自己技艺的目标。而我却认为,以巧雕的技法研究花草动物件雕刻,以创新的思路和的风格在花草巧雕领域独树一帜也是别有洞天的。
巧雕是指在不同的玉料中做分色雕刻。可以理解成巧色玉、巧做玉。巧雕,又称俏色雕,是玉工利用玉石的颜色、皮色,纹理,使之融合到创作题材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一种技法。
它要求玉工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纹理,施以适合题材的雕琢,创作出的作品。使作品的造与颜色达到圆满的艺术效果。巧雕是玉石工艺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玉石行业难度很高的活。
2、白玉籽料的深层巧雕的几点规律
巧雕是一门造诣很深的艺术,巧雕的作品要色泽分明,要有灵性,就是作品上点睛部位要有喘气的东西。两色之间不能有一点参杂,有了杂色就不称其为巧雕作品了。在俏色利用方面,可以根据一巧、二俏、三这三个层次分析。俏色利用的巧妙,利用的俏,利用的,这才是珍品。
在实际雕刻工作中,如何根据玉料本身的特点巧妙的运用雕刻技术呢?
我认为无外乎是看质地,看形体,看颜色,看润泽,进而激发灵感创作出作品。下面,我就简述一下自己的创作心得。
2.1以质施艺
各种玉料由于成分不同,形成了质地的粗细、与透明度的强弱、质性的硬脆等,也就形成了玉料的优劣与价值的贵贱的对比。因此,在各种不同玉质上施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与其作品的艺术效果及其经济价值。
2.2 量形选材
和田玉籽料的材质主要有三种: ①白玉籽料;②白玉青花籽料;③和田碧玉籽料
而白玉籽料又可分为红皮,黑皮和光白籽, 青花籽料统称黑白料,有时也有红皮,分为白玉青花和墨玉青花,白玉青花以白色为主,黑色少,墨玉青花则以黑色为主,黑白相间,有时有绿,和田碧玉以绿色为主,有黑点,称为黑沙子。
本人所创作的深层巧雕所用的原材料以上都适用,只要是天然色彩(皮质),多以黑白料(青花)带绿,带红皮为主,因为白玉色调比较单一,白度,油性好,集四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罕有的珍品,有五种颜色的话就很为难得,常言道“家有五彩玉万金也不换”。
2.3巧色运用
翡翠的颜色比较丰富,色谱里有的颜色它几乎都有,玛瑙的颜色也比较丰富,这两类玉料都比较好巧,但和田白玉籽料的颜色除了白色外,红皮很正常,其它例如绿,紫,这种都比较少见。好的黑白料(青花),带红皮,有绿,还有紫罗兰,这样的玉料就属于特别罕见的了。假如,一块和田白玉籽料,白度好,真红皮、绿、黑、紫色都有,而且油性也很好的话,那就当属一块稀世珍品了。
比如,我05年在好友手中觅得一块重15克的青花带绿,带黄皮的断口和田籽料,有黑,白,黄,绿,浅灰五种色,我用黑色做一颗黑豆(发了芽的黑豆),绿色做豆瓣,白色的做豆芽身子,芽尾是浅灰色,再加一只黄色甲壳虫爬在豆芽身上,完工后整件作品只有5克,集齐五色很为罕见,总之,根据色泽变化而变化,不主观,以玉料为主,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放开束缚,多点奇思妙想。努力达到人玉合一,巧夺天工艺术无止境。
3、白玉籽料的深层巧雕的基本技法
在实际创作中,并不是每件巧雕都是很成功的,有时一不小心一刀下去,一件精品之作就不复存在了。所以雕刻时不但要把握深层巧雕的几点规律,更要掌握其技法。料有变化,思想上要马上跟上,只有凝心聚力完成每一个细小动作。才能使玉雕作品成为精品之作。
玉雕是减法作业,在整型的时候不能用快口的工具,用水落石出的原理,以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留有足够的余地,就是防止因颜色的变化有改动,找颜色, 造好型才做细部,再做清底工作,再拉线条,以形就色,要留住色,也要造好型,要尽量造型优美,结构准确,用色分明。
在白玉巧雕中,特别常见的是做巧红皮的浅浮雕,薄薄的做一层皮,相对于浅浮雕,深层巧雕更具挑战性,正所谓一分深一分险,那大部分都要做深层立体巧色雕,那就太难了,因为玉料内里的颜色变化很大,可以说玉料只有在切开或压得很深的时候才能看见颜色去向,只有根据这种走向去构思造型,和田玉本身价格昂贵,有些石材**下刀就已是精品,若雕工未能使精美之石材锦上添花,则应谨思而行,正如一位智者所说;有多少石头可以重来!———没有这些变化,和田白玉何来如此魅力?雕刻艺人在创作动刀之前,总是要对待雕刻的原石籽料细揣摩一番。雕刻家对作品的把握偏向于表现个性的巧雕,并更擅长取巧,所谓“取巧”技法,是在利用巧色和纹理之外,还利用质地取巧和结构取巧。想起石壶雕刻大师陈明志,关于“取巧”之说:“取巧贵在取舍,该除就除,该断就断”。如果见石就用,见色就留,就会使造型显得笨重、繁杂。取巧要突出主题、支持重点,将多余的主色或旁色清除,才有突显主题的效果……
深层巧雕是很吃力的,行圈里很多人都不肯做这种太伤脑筋的活,但是我很喜欢,人这一生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不容易,其实从事哪一种职业都是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是为社会创造流水,从这一点出发,我的理念是“化腐朽为神奇”,所以我买料,是从外表看颜色丰富,质地不是很圆满的中,低档的石材,那怕是一百元买下,我都会用一百分的努力把它做成一个有价值的作品。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与各种艺术一样,和田玉雕刻艺术既要发扬传统经典,又要融入时代,使其弥久弥新。一刀石上舞,意境自心生,博采众家长,艺**天下;触色生情,便是对色的回归,以巧石构思,以巧色布局。如今和田玉价格疯涨,不少卖家也同时用尽心机做假皮,以假乱真,面对这样的市场,我却从不改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不做假皮,我的理念永远是遵循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成色。如果做假皮,那我的理念将失去了意义。今后我将继续坚持我的人生理念,将巧雕做下去,将皮质巧雕做下去。
深层巧雕作品展示:
1、《豆牙菜》
这就是刚刚上面提到过的豆芽菜。这是我巧雕的代表作之一,这是06年北京天工奖“创意奖”,当大家看到这棵小小的“绿豆芽”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吧,它居然赋予这颗小小的玉料五种天然的颜色,真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鲜绿的豆瓣,白嫩的豆芽,深灰的豆皮,浅灰的芽尾,还有芽体上那只淡黄色的甲壳虫。连我自己也在感叹,我的构思和设计似乎与造物主的初衷不谋而合了。
2、《青蛙茶壶》
图中所展示的是笔者两年前花两万买的一块5公斤的带绿的青花籽料,做了一把青蛙茶壶,就是利用了玉料本身的巧色,青蛙很富立体感,生动、栩栩如生,形色逼真,让玩玉之人爱不释手,以60万成交,并荣获了09年百花奖“银奖”,客人再转卖时已经到了多万,这就说明了,我实现了自己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流水。
3、《蜗牛》
以下这件《蜗牛》作品,也是利有石头本身的巧色创作而成,随色赋形,原石色泽自然天成,凝冻通灵,色彩逼真,巧妙运用原石的天然巧色精细雕琢,巧构思布局,所雕两只蜗牛造型优美,蜗牛造型错落有致,精巧灵动;作品优美怡人,细细把玩妙处横生,别有韵味,令观者拍案叫。这一品,被评为第三届“英合杯”中国上海•玉雕神工奖“创新金奖”,这是本人巧雕作品的又一大突破。
1、投资咨询:投资者以电话、传真、网上留言等方式向总部专业的投资顾问咨询相关合作事项,索取有关资料。
2、投资人实地考察:投资者到总部所在地进行项目考察,参观门店、确认项目,提交申请
3、加盟资格审核:总部对投资者进行审核。确认投资者的合作资格。
4、双方签订合同:双方确认考察结果无争议,正式签订合同。
5、正式营业及后续支持:总部协助投资者开业,并给予指导帮助。正式动作后,总部提供经营指导服务
1虹秦达电子 up 4959
2赛威尔 up 4881
3小状元多功能学习桌 up 4799
4三立 up 4764
5洁视美 up 4753
6中路体育用品 up 4738
7荣宝斋 up 4650
8籽福工坊 up 4551
9安防联保智能体验馆 up 4548
10海芘红卡通动漫 up 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