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行业--
通榆县向海农牧创业有限公司(向海高产奶牛园区)坐落在向海各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内,距通榆县城67公里。向海自然保护区草原辽阔,绿草如茵,丰富的水源,如镜如练,白羊如云,红牛似火,骏马追燕,仙鹤长鸣,苇海茫茫,风车林立,黄榆奇美,草茂粮丰,风光秀美。 向海高产奶牛园区规划总面积6.4公顷,初步设计牛舍10幢,建筑面积6000㎡,奶牛养殖床位1000头,建设资金总额500万元。 该园区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功能设计到位。园区设置奶牛养殖床位500头,配置一处300平方米的牛粪堆放场和一个300立方米的污水三级化粪池。园区大门及牛舍结合向海优美的生态环境,设计经济而实用,特色鲜明,是向海旅游区的又一靓丽景观。为支持养殖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园区四周、通道两旁配套绿化带,种植紫花苜蓿替代草坪,每幢牛舍南侧规划建设一条宽0.6m的花卉带。 园区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园区分自养和为养牛户托养奶牛,进园奶牛必须持有畜牧部门当年核发的“奶牛健康证”。所有园区奶牛将按入园生产协议在管理运作上实行统一良种繁育、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牛粪处理和统一由奶站机械挤奶,鲜奶由蒙牛乳业集团定点收购。 园区建设得到了县政府、向海自然保护局、向海乡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向海乡政府保护园区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场地平),负责修筑进园主干道路,增设一座250kv变压器,组织协调养牛户贷款,申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向海乡政府将奶牛园区列为招商引资重点扶持、保护单位。 一、园区的建设原则 园区建设实行“四个统一”的原则: 1、统一管理模式:园区实行公司化管理模式,实行独立经营核算。 2、统一技术方案:奶牛统一编号建立档案,统一防疫接种、场地消毒,统一采用饲养方案,统一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推广新技术。 3、统一机械挤奶,分户计量:园区内建立鱼骨式挤奶站,奶牛统一上站挤奶;通过计算机根据挤奶牛的注册编号分别统计产奶量。 4、统一银行开户,分户结算:奶牛户按月与蒙牛乳业公司结算,根据计算机统计的各户产奶量直接拨入各自账户。 二、园区规划与建设的主要内容 牛舍坐北朝南,采用扫入式饲槽和颈夹,牛舍为双列头对式,一个单元存栏100头。运动场用立砖砌平,上铺20厘米厚的细沙,中间高四边低,便于排水;围栏立柱间隔3米,横栏用3根钢筋或钢丝固定。 青贮池集中规划,在牛舍的西南部,青贮量按每头15立方米计算,共计7500立方米。牛舍的东门为挤奶专门制作牛道,南门为运动牛道,西门为饲养员供通道,使奶牛与饲养员各行其道,使污道与净道分离,减少奶牛粪便对园区环境的污染,牛道宽约1.5~2.0米。 园区入口设置消毒池、消毒室;园区内设立技术服务站,作为兽医和人工授精的工作场所,建立机械挤奶站。 三、园区的管理 1、园区实行公司化运作 在县畜牧局与乡政府的协调指导下,由园区主体通榆县向海农牧创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2、与蒙牛乳业公司签定合作合同 在县畜牧局与乡政府的协调下,通榆县向海农牧创业有限公司与与蒙牛乳业公司签定合作合同,园区内的奶牛上站挤奶并由蒙牛乳业公司全部收购。 3、技术服务 由园区向县畜牧局申请,指派人工授精技术员和兽医为园区养牛户进行技术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建档编号、防疫治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培训等,为奶牛园区做好各项技术服务工作。 四、前景与功能 1、奶牛业的发展前景 从各省市市场看,在1978年—1998年的20年间,各省市奶类总产量增长了7.7倍,年平均递增率为11.6%。1990年和2000年相比,各省市奶牛存栏由269.1 万头发展到了488.7万头,净增210余万头;鲜奶产量由475.1万吨提高到919.1万吨,净增444万吨;干鲜奶制品由31.2万吨发展到82.92万吨,净增51.72万吨。近年,增长快的是上市液态奶,1996年液态奶产量只有 51.9吨,到2000年就达到150万吨,4年增长189%。相关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奶业在今后的5年内,会以每年155万吨的增速持续发展。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3亿
1零食悠品 up 4933
2维尔纳斯蛋糕 up 4870
3琦小味三鲜米线 up 4776
4椰心湾 up 4688
5金凤呈祥蛋糕 up 4663
6挪瓦咖啡 up 4652
7梦幻小屋成人用品 up 4595
8茅台醇浆酒 up 4547
9闲乐派零食 up 4488
10酒号巴士啤酒馆 up 4480